Juliana

Mind HK Ambassador

Juliana 的分享——世界躁鬱症日

今日(30/3)係世界躁鬱症日(World Bipolar Day),文字附上一幅創作的畫作。畫中用了蛇代表患上躁鬱症的經歷。我愛護珍惜這些經歷,並在與病共存中嘗試找出一個能舒適生存的平衡點。

我是Juliana,一名躁鬱症復元人士,亦是一位註冊社工。2018年開始面對躁鬱症,這精神狀況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恐懼,因為覺得自己無法控制擁有的病徵,何時情緒高漲,何時情緒低落,不是我掌握之內。當我心情平伏時,我又像被躁狂期的感覺誘惑,想回到情緒亢奮、愉悅並自滿的階段。

躁狂的時候,我會衝動消費,甚至有妄想,會做古怪及別人難以理解的行為。過程有時會伴隨著恐懼。抑鬱時我感覺沉溺在苦海中,難以自拔。但釋放時可以有種令人留戀的痛。

與躁鬱症相處耐了,發現,它其實像個可愛的生物,不時拜訪你。原來當透過藥物,改變生活處境及與家人朋友建立親密關係,能好好控制病情。它再沒那麼猖狂。並且原來這生物豐富了我的內心世界,令我對事情有不同的敏銳,偶然亦富有創作靈感。

在生活中找到平衡點,是我畢生要努力的功課。記得有位醫生分享過,要預防復發,是要在生活中選取中庸之道:太多刺激可能導致情緒亢奮,太小刺激可能導致抑鬱情緒。這正是我有時面對的體驗。

畫中用了一個跳舞的女孩做比喻:有些舞蹈動作講求肢體平衡。要付出不少努力才能練成。身體的擺位,肢體不同肌肉的發力,都很關鍵。希望在日後的路,我能常常找到生活的平衡,能安穩的生活,安穩的追夢。

今日是世界躁鬱症日,希望讓患病的人知道,你不是孤身一人的面對困擾。並明白我們的經歷艱辛卻獨特,好好愛護這與別不同的你。

若想了解更多復元心路歷程,歡迎Follow我的IG page: @dyeinglifebipolaring 渴望更多人看見我們這一群。

 

甚麼是社區心活指南計劃(iACT)?

社區心活指南計劃(iACT)是香港心聆的服務之一, 透過培訓心理健康主任,為有輕微至中等抑鬱或焦慮徵狀人士提供評估及早期介入服務,即約6至8節的低密度心理支援,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免費且及時的專業心理支援。

如果你年齡介乎18至65歲,目前正面臨一些情緒問題或困擾,我們誠邀你先完成網上評估,讓我們更能掌握你的情況。
如果合乎參加資格,我們將於兩週內為你配對合適的心理健康主任,以作進一步的安排。

服務為期約三個月,按個人需要而提供六至八節的支援。我們期望參加者能出席所有節數,並按心理健康主任的引導,嘗試完成所提供的練習。

我們十分重視個人私隱。你與心理健康主任之間的對話是絕對保密的。除非你正處於危險中,否則我們不會在未經你同意的情況下將任何關於你的訊息分享予其他人。

本計劃不適合面對緊急情況或重大挫折、或被診斷有嚴重或複雜精神健康狀況的人士。

如你現時經歷自殺及自我傷害的想法,本計劃的內容未必能適用你的需要,請立即尋求協助。你可瀏覽香港心聆的「尋求幫助」頁面,以獲取即時資訊和服務。

大部份心理健康主任具備心理學/輔導等專業學歷,而且都是熱心提倡精神健康的人士。投入服務的心理健康主住均已接受約140小時的密集式培訓,並於9個月內完成至少120小時、受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監督的臨床實習,確保他們的服務質素。

 

他們由受認可的本地學者和精神業界專家講授,經驗豐富的精神健康專業團隊包括臨床心理學家、輔導心理學家、輔導員及精神科醫生。我們亦會持續監管服務的成效。

甚麼人適合參與這個計劃?

本計劃歡迎任何年齡為 18 至 65 歲、感到迷失或正面對情緒困擾的人士參加。

 

本計劃不適合被診斷有嚴重或複雜精神健康狀況之人士。正面對輕微至重度中等焦慮、輕微至中度等抑鬱或其他情緒困擾之人士則可參與此計劃。如果你正經歷重大挫折,甚至出現自殺或自我傷害的想法,請瀏覽我們香港心聆網頁的「尋求幫助」頁面,以獲得緊急資訊和有關服務。

報名後,我們的心理健康主任將會在兩星期內聯絡你、與你約定一個合適的時間,以你選擇的方式(視像通話/電話)進行45分鐘的對談。在對談期間,心理健康主任會了解你當下的狀況,並按照你在報名時填寫的問卷結果,讓你更了解自己當下的情緒狀態。同時,心理健康主任亦會按照你的需要建議你尋求合適的社區資源,讓你在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上踏出重要的第一步。

我們心理健康主任接受的訓練以支援正面對輕微至中等精神健康問題之人士為主,因此本計劃並不適合以上的情況。如果你正經歷重大挫折,甚至出現自殺或自我傷害的想法,請瀏覽我們香港心聆網頁的「尋求幫助」頁面,以獲得緊急資訊和有關服務。

你與心理健康主任之間的對談內容將被絕對保密。除非你會對自己或他人構成即時的危險,又或者心理健康主任有理由相信你可能即將會處於危險中,否則他們不會在未得到你的同意下將任何關於你的訊息分享給其他人。

你需透過填寫表格進行事前預約方可進行會面。同時,你亦可自行選擇會面的萬寧分店地點。我們將因應服務使用者所選的地點分配心理健康主任跟進。

在對談前,我們會請你填寫基本問卷以進行初步篩選評估。這個篩選過程旨在確保心理健康主任接受的培訓足以照顧接受你的需要。如果在篩選評估後發現服務對你並不適合,香港心聆將為你提供其他建議選項,以確保你的安全及得到支援。
對於適合是次服務的成年人而言,所有心理健康主任都已經接受過有關如何分辨和應對安全及風險問題的培訓。如果你對於支援環節有任何擔憂,心理健康主任心理健康主任都有著相應的應對措施,並會根據情況的緊急程度制定應對方案。他們亦可亦可獲得來自香港心聆或參與機構的臨床工作者的支援。

香港心聆提供什麼類型的培訓課程?

香港心聆提供4個主題的心理健康培訓,包括:照顧自己、照顧他人、家庭幸福和 DEI (多元、平等和包容)。

按此查看培訓課程小冊子。

香港心聆提供多種精神健康培訓,並可根據不同情況和對象定製課程。

歡迎與我們的團隊聯絡,了解更多相關資訊。

我們的導師是來自不同背景的專業人士、並擁有豐富相關臨床經驗。按此查看我們導師的履歷。

精神健康急救課程是受國際認可的培訓課程。完成課程後將會成為國際認可的精神健康急救員。培訓導師均受香港心理衞生會認證,按此查看我們導師的履歷。

你可以按此參考我們所推薦的四個培訓路徑。你亦可以直接與我們聯絡,讓我們為你提供相關資訊及建議。

如有查詢,歡迎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Juliana 的分享——世界躁鬱症日

今日(30/3)係世界躁鬱症日(World Bipolar Day),文字附上一幅創作的畫作。畫中用了蛇代表患上躁鬱症的經歷。我愛護珍惜這些經歷,並在與病共存中嘗試找出一個能舒適生存的平衡點。

我是Juliana,一名躁鬱症復元人士,亦是一位註冊社工。2018年開始面對躁鬱症,這精神狀況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恐懼,因為覺得自己無法控制擁有的病徵,何時情緒高漲,何時情緒低落,不是我掌握之內。當我心情平伏時,我又像被躁狂期的感覺誘惑,想回到情緒亢奮、愉悅並自滿的階段。

躁狂的時候,我會衝動消費,甚至有妄想,會做古怪及別人難以理解的行為。過程有時會伴隨著恐懼。抑鬱時我感覺沉溺在苦海中,難以自拔。但釋放時可以有種令人留戀的痛。

與躁鬱症相處耐了,發現,它其實像個可愛的生物,不時拜訪你。原來當透過藥物,改變生活處境及與家人朋友建立親密關係,能好好控制病情。它再沒那麼猖狂。並且原來這生物豐富了我的內心世界,令我對事情有不同的敏銳,偶然亦富有創作靈感。

在生活中找到平衡點,是我畢生要努力的功課。記得有位醫生分享過,要預防復發,是要在生活中選取中庸之道:太多刺激可能導致情緒亢奮,太小刺激可能導致抑鬱情緒。這正是我有時面對的體驗。

畫中用了一個跳舞的女孩做比喻:有些舞蹈動作講求肢體平衡。要付出不少努力才能練成。身體的擺位,肢體不同肌肉的發力,都很關鍵。希望在日後的路,我能常常找到生活的平衡,能安穩的生活,安穩的追夢。

今日是世界躁鬱症日,希望讓患病的人知道,你不是孤身一人的面對困擾。並明白我們的經歷艱辛卻獨特,好好愛護這與別不同的你。

若想了解更多復元心路歷程,歡迎Follow我的IG page: @dyeinglifebipolaring 渴望更多人看見我們這一群。